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皮膚科 > 皮膚疾病 > 變應性皮膚病 > 蕁麻疹 > 正文

蕁麻疹的檢查項目

2017-02-24 14:42:02      

蕁麻疹需做的檢查項目:抗甲狀腺抗體、皮膚試驗、血清補體C4含量測定、血清補體C9含量、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乙型肝炎抗原抗體檢測、纖維蛋白原、 血常規(guī)、 乙肝病毒學指標皮內(nèi)試驗。

根據(jù)皮膚反復出現(xiàn)來去迅速的風團,劇癢,退后不留痕跡,以及各型蕁麻疹的特點等易于診斷,但應于下列疾病相鑒別,必要時行實驗室檢查(包括胸部X線檢查腹部B超等)及有關試驗(如運動,熱水,日光,冰塊),變應原檢測等以進一步明確病因。

如臨床癥狀診斷有困難或進一步要尋找病因可進行以下實驗室檢查。

1、疑為風濕病引起蕁麻疹者可檢查血沉,抗核抗體等,血清補體測定,皮膚活檢對有補體活化參與所致蕁麻疹的診斷有幫助。

2、對寒冷性蕁麻疹應檢查梅毒血清試驗,測定冷球蛋白,冷纖維蛋白原,冷溶血素和冰塊試驗,抗核抗體等檢查。

3、日光性蕁麻疹應檢查糞,尿卟啉等,應注意與SLE相區(qū)別。

4、疑與感染有關,或體檢時肝大或病史存在肝炎史,可行血常規(guī),乙肝抗原,抗體檢查,大便蟲卵,真菌,病灶部位X線等檢查。

5、如懷疑有甲狀腺疾病應作抗微粒體甲狀腺抗體相關檢查。

6、如懷疑吸入或食入過敏者,應行變應原檢查,如為陽性可作脫敏治療。

7、血清病性蕁麻疹患者有發(fā)熱和關節(jié)痛,應檢查血沉,如血沉正常有重要診斷價值。

8、蕁麻疹性血管炎發(fā)作時除有明顯的低補體血癥,血清Cl的亞單位Cla明顯降低,C4,C2和Cg中度至重度降低,血清中出現(xiàn)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和低分子量Clq沉淀素,直接免疫熒光檢查可見皮膚血管壁有免疫球蛋白和補體沉積。

9、自身免疫性慢性蕁麻疹可檢測自身抗體,采用自身血清皮膚試驗:常規(guī)抽血放入無菌試管凝結(jié)30min,離心,取血清100μl給患者行皮內(nèi)試驗,以生理鹽水為對照,如1h后局部出現(xiàn)風團直徑大于9mm即為陽性,其他如組胺釋放試驗,免疫印跡法及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等均可選用。

血管性水腫尤其是遺傳性血管性水腫應作血清補體檢查,應首先作補體第4成分測定(C4),如C4低下則可能有補體第一成分酯酶抑制物(ClINH)缺乏可能,在發(fā)作期C4明顯低于正常,在緩解期也低于正常,即使無家族史也可確診本病,反之,C4正常即可否認本病。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