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皮膚科 > 皮膚疾病 > 正文

剝脫性唇炎如何診斷鑒別?

2013-11-19 23:28:22      家庭醫(yī)生在線

唇紅緣,尤其是唇下緣反復發(fā)生的鱗屑,結痂性損害有助于診斷。

中醫(yī)認為“脾開竅于口,其華在唇”,“脾與胃相表里”,故唇病與脾胃功能密切相關,即“脾胃有熱,氣發(fā)于唇,則唇”,脾胃濕熱熏蒸可致紅腫,糜爛,滲出,而日久血虛,陰虛而致皮屑反復剝脫。

鑒別診斷

1。接觸性唇炎有明確的接觸史,癥狀輕重與接觸機會有關,斑貼試驗一般為陽性。

2。腺性唇炎口唇部有許多腺體小結和黏液開口小孔,用力擠口唇可有黏液分泌出來,有時可摸到囊腫形成的結節(jié),該病有家族發(fā)病傾向。

3。光化性唇炎 與日光有關,以下唇為主,夏季戶外工作者多見。

4。肉芽腫性唇炎一側口唇有無名的腫脹,肥厚,組織病理可見真皮內肉芽腫樣改變。

5。盤狀紅斑狼瘡 多侵及下唇,皮損邊界清,紅紫斑片,可有萎縮性變化及毛細血管擴張。

6。扁平苔蘚多侵及下唇,為淡白色斑片或浸潤性斑片,其上可有水瘡,很少有皸裂,出血等癥狀,在頰黏膜,齒齦,硬腭等黏膜可有相同皮損,病理有特征性改變。

剝脫性唇炎檢查項目:

皮膚涂片顯微鏡檢查免疫病理檢查細胞組織化學染色皮損涂片

1。干燥脫屑型。病理學檢查:基底細胞空泡變性,日光變性。

2。濕疹糜爛型唇炎。

(一)光化性唇炎

病理學檢查:急性損害細內和細胞間水腫,水皰形成。

(二)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

病理學檢查:粘膜下淋巴濾泡增生。

3。腺樣唇炎。病理學檢查:非特異性腺體增生、腫大,炎癥細胞侵潤。

4。肉芽腫性唇炎。病理學檢查:肉芽腫性結節(jié),有郎罕細胞。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