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眼科頻道 > 眼科疾病 > 白內障 > 白內障診斷 > 正文

白內障常規(guī)檢查有哪些?兩款白內障藥膳方

2015-08-09 08:45:48      家庭醫(yī)生在線

晶狀體混濁稱為白內障。老化、遺傳、代謝異常、外傷、輻射、中毒和局部營養(yǎng)不良等可引起晶狀體囊膜損傷,使其滲透性增加,喪失屏障作用,或導致晶狀體代謝紊亂,使晶狀體蛋白發(fā)生變性,形成混濁。

白內障術前應了解玻璃體視網膜視乳頭黃斑區(qū)是否正常及脈絡膜有無病變,對白內障術后視力恢復會有正確的估計??山柚鶤型及B型超聲波了解有無玻璃體病變視網膜脫離或眼內腫物,亦可了解眼軸長度及脫位的晶體位置視網膜電圖(ERG)對評價視網膜功能有重要價值。單眼白內障患者為排除黃斑病變視路疾患所致的視力障礙術前可作誘發(fā)電位(VEP)檢查,此外亦可應用視力干涉儀檢查未成熟白內障的黃斑功能。

檢查白內障常規(guī)方法:

1、對晶狀體周邊部混濁不影響視力者,可每6個月做一次裂隙燈檢查,了解晶狀體混濁范圍有無擴大、形態(tài)有無變化、后囊是否混濁等。有條件者最好每年行晶狀體照相(裂隙光切面)或行晶狀體混濁定量分析。

2、對晶狀體不規(guī)則混濁,有較多水裂,引起屈光變化者(如近視、遠視、散光等),除裂隙燈檢查外,應根據視力減退的程度和患者的工作性質予以驗光,以期達到較好的矯正視力。

3、對晶狀體明顯混濁的白內障,最少應每年檢查一次視力,并行裂隙燈和眼底檢查,了解晶狀體混濁情況及眼底有無病變。

4、對接近成熟的白內障(視力在0.1以下)或后囊明顯混濁,視力嚴重減退者,應檢查5米光感、光定位、紅綠色覺、散瞳下裂隙燈檢查。必要時行B超和眼電生理(ERGVEP)檢查,為白內障摘除手術做好準備。

按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調配的藥膳,白內障有輔助治療作用:

當歸生地燉田螺肉

配方:當歸、黃芩、杭菊花、青皮各15克,生地黃20克, 梔子、蟬蛻、谷精草、川羌活、防風、柴胡、龍膽草各10克,田 螺肉300克,姜5克,料酒11毫升,蔥12克,鹽、味精各3克,雞油 30毫升。

制作:

1、將以上藥物洗凈,切碎,盛裝在紗布袋內,扎緊口;田螺肉洗凈,切薄片;姜切片;蔥切段。

2、將藥包、田螺肉、料酒、姜、蔥同放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30分鐘,加入鹽、味精、雞油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功效:去翳明目。適用于白翳等。

桑寄生煮雞蛋

配方:桑寄生15克,雞蛋2個,白糖適量。

制作:

1、將桑寄生洗凈;雞蛋煮熟去殼。

2、將桑寄生、雞蛋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煮25分鐘,加入白糖即成:

食法:每日1次。

功效:退翳障,明眼目。適用于白內障患者食用。

(責任編輯:林宗可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