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神經(jīng)科 > 神經(jīng)科疾病 > 腦中風 > 正文

只有做好護理工作 腦中風患者才恢復得快

2017-05-17 18:35:45      家庭醫(yī)生在線

所周知,腦中風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疾病,得了腦中風后不僅影響患者朋友的身體健康,而且還嚴重的影響著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一些患者還可能會暫時無發(fā)言語,所以患病就要及時去治療,除了積極治療外,日常的護理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腦中風日常護理。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患上腦中風后應該怎樣正確的護理?

只有做好護理工作 腦中風患者才恢復得快

1、要解除患者的思想負擔

告知病人所有癥狀通過頑強鍛煉,均可在1-3年內(nèi)逐步改善,使病人擺脫煩惱,保持積極心態(tài)。在家里需安排一個舒適、安靜、方便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它可減輕久病者心身疲憊感,減少行動不便者的煩惱和沮喪。家人融洽相處、氣氛和諧對病人是很好的心理支持。

2、耐心細致地照顧腦中風患者

如洗漱、擦身、進食、飲水、使用便器、調(diào)整體位等,可減少病人挫折感,增加恢復生活能力的責任感。飲食結構應調(diào)整為足量高蛋白、蔬菜水果、低糖低鹽你脂肪。喂食時讓病人取半坐位,將少量食物由病人健側放入口中,以利下行。如腦中風病人吞咽反射障礙則以半流質(zhì)飲食為宜,并防止嗆咳,食后漱口避免食物殘留在口腔。

3、早期抓緊功能鍛煉

患上腦中風后應該怎樣正確的護理?當腦中風患者病情穩(wěn)定(一般腦梗塞發(fā)病一周后、腦出血發(fā)病三周后)即抓緊早期功能鍛煉,以防止關節(jié)廢用性攣縮。先作被動運動,方法是一手握住病人關節(jié)近端,另一手握其肢體遠端,緩慢地活動關節(jié),達關節(jié)最大活動度或引起疼痛時為止。每天3-4次,每次時間由短到長。

4、盡早開始主動運動

待癱瘓肢體肌力有所恢復,即可指導腦中風患者進行主動運動,如練習仰臥伸手、抬腳、大小關節(jié)屈伸轉動,逐漸起坐、站立、行走、下蹲,并配合拉繩、提物等運用,逐步提高肌力和關節(jié)功能,并進一步訓練手的精細動作如抓握、捻動、扣鈕扣、用匙筷、翻書報等以提高腦中風的生活技能。

5、幫助患者重建語言功能

腦中風病人由于不能流暢表達意圖而急躁時,應予安慰并都會如何回答,還可通過寫字、手勢等身態(tài)語言以彌補和完成講話內(nèi)容。對講話時出現(xiàn)單音、音調(diào)不正確不連貫者,應加猜測并予以澄清。

6、及時補充飲水

飲水過少可致血液濃縮和粘稠,易引起腦血栓形成。

7、注意控制食量

總的原則是保持能量代謝的平衡或輕度負平衡,體胖和超重者更應注意降低熱量。每餐最好維持在八分飽(晚餐更不可過飽),決不可暴飲暴食。中老年人對糖的耐受力差,宜進低糖飲食。

8、多吃新鮮蔬菜

綠葉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等營養(yǎng)成分。維生素C有助于保護血管壁,增強血管的柔韌性和彈性,減少脆性,生防止血管出血,對預防與減少腦中風和心梗等癥的發(fā)生有重要作用。

9、食品合理搭配

飲食應多品種多變化,注意主副食、葷與素、粗細糧的合理搭配,不可偏食。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zhì),一般每天每公斤體重宜保持在0.5~1克。對人體有益且含人體必需搭配的蛋白質(zhì),主要有牛奶、豆制品、雞蛋等。

10、宜進低鹽飲食

攝取鹽愈多,腦中風的發(fā)病率與死亡率也愈高。研究表明,低鹽飲食對預防重癥高血壓和腦中風有重要意義。血脂高、高血壓、腦中風患者,每天食鹽攝取量最好低于6克。伴有嚴重水腫的心臟病人或腎臟病人,必要時應進無鹽飲食。

11、宜進低脂飲食

腦中風患者平時的飲食宜清淡、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囡為常進油膩的高脂、高膽固醇飲食,是導致與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也是促使血栓形成引起腦中風發(fā)作的重要原因。所以老年人尤其是體胖的老年人平時應進低脂食物,特別是應限制動物脂肪和不吃動物內(nèi)臟等。

(責任編輯:鄧瑩瑩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