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神經科 > 神經科疾病 > 重癥肌無力 > 正文

重癥肌無力的前兆 不同類型重癥肌無力的治療

2017-03-03 08:51:44      家庭醫(yī)生在線

重癥肌無力是目前非常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給患者帶去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專家表示:若能盡早的發(fā)現病情,在早期就對其進行及時的治療,就能避免病情發(fā)作帶來的危害,因此了解重癥肌無力的發(fā)作前兆是非常重要的。

重癥肌無力的發(fā)作前兆

一、全身無力:從外表看來好皮好肉的,也沒有肌肉萎縮,好像沒病一樣;但病人常感到嚴重的全身無力,肩不能抬,手不能提,蹲下去站不起來,甚至連洗臉和梳頭都要靠別人幫忙。病人的肌無力癥狀休息一會兒明顯好轉,而干一點活又會顯著加重,好像是裝出來似的。這種病人大多同時伴有眼瞼下垂、復視等癥狀。

二、眼瞼下垂:又稱耷拉眼皮。據我們對3100例重癥肌無力的分析發(fā)現,以眼瞼下垂為首發(fā)癥狀者高達73%??梢娪谌魏文挲g,尤以兒童多見。早期多為一側,晚期多為兩側,還有不少病人一側的眼皮瞪上去時,另一側的眼皮又耷拉下來,即出現左右交替瞼下垂現象。

三、復視:即視物重影。用兩只眼一起看,一個東西看成兩個;若遮住一只眼,則看到的是一個。年齡很小的幼兒對復視不會描述,常常代償性地歪頭、斜頸,以便使復視消失而看得清楚,嚴重者還可表現為斜視。

四、吞咽困難:沒有消化道疾病,胃口也挺好,但好飯好菜想吃卻咽不下,甚至連水也咽不進。喝水時不是嗆入氣管引起咳嗽,就是從鼻孔流出來。有的病人由于嚴重的吞咽困難而必須依靠鼻飼管進食。

治療的前提是要檢查出究竟是哪種類型的重癥肌無力,根據這些類型進行不同治療方式的選擇。針對不同類型的患者用不同的治療方法,才能使治療做到事半功倍。

不同類型重癥肌無力的治療

1、胸腺增生和疑似胸腺瘤重癥肌無力患者

早在上世紀60年代證明胸腺摘除可使部分重癥肌無力患者癥狀改善、緩解或者治愈。根據目前國際多中心胸腺增生重癥肌無力患者胸腺摘除術后療效調查情況看,單純胸腺增生的重癥肌無力患者的療效還難以肯定。此項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中。重癥肌無力伴胸腺瘤的患者則要適時進行胸腺瘤摘除手術。手術前用藥:多數重癥肌無力伴胸腺瘤者手術前仍要使用膽堿酯酶抑制劑和免疫抑制劑,維持原劑量;糖皮質激素按情況酌情減量,因糖皮質激素可能影響傷口愈合及可能引起手術后的繼發(fā)感染等。

2、老年重癥肌無力

老年重癥肌無力多數伴有胸腺瘤,少數患者伴有胸腺增生。在治療老年重癥肌無力時應注意患者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糖皮質激素可使糖尿病和高血壓病情惡化;而大劑量丙種球蛋白則可能影響患者血液動力學,影響心腦血液循環(huán)、供應,要注意防止血栓形成。

3、妊娠與重癥肌無力

育齡期重癥肌無力患者懷孕后重癥肌無力的癥狀有何影響還沒有完全定論。部分育齡期重癥肌無力患者懷孕后重癥肌無力癥狀緩解、好轉;也有報道懷孕后重癥肌無力癥狀加重。重癥肌無力患者懷孕期間也要用膽堿酯酶抑制劑、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等藥物。這些藥物有可能影響胚胎發(fā)育;是否有致畸作用還不清楚。因此,作者不主張女性重癥肌無力患者懷孕。

4、嬰幼兒重癥肌無力

在中國嬰幼兒重癥肌無力多數是單純眼肌型,全身型較少。約25%的單純眼肌型重癥肌無力經過適當治療可完全治愈,不需要長期服藥。單純眼肌型重癥肌無力患者一般單用膽堿酯酶抑制劑足以控制眼部癥狀,若療效不滿意可考慮短期使用糖皮質激素。一般不主張使用免疫抑制劑,因考慮其對血象及骨髓的抑制。嬰幼兒重癥肌無力經過治療后療效不滿意時,可考慮胸腺摘除手術。一般選擇手術的年齡為18周歲以上。

5、獲得性重癥肌無力

是因母親體內乙酰膽堿受體抗體經母嬰傳輸致病。嬰兒出生后短期內出現肌無力癥狀,嚴密監(jiān)測,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如果癥狀不嚴重給與膽堿酯酶抑制劑治療即可。

6、先天性重癥肌無力

是因先天性神經肌接頭處乙酰膽堿受體發(fā)育不良所致。處理原則與一般重癥肌無力相同。

7、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

重癥肌無力可合并多發(fā)性肌炎、甲狀腺功能異常、多發(fā)性硬化等。在治療原發(fā)病的同時,治療重癥肌無力。重癥肌無力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者較多,為自身免疫性疾病,機制不明。除了治療甲狀腺疾病外,要同時治療重癥肌無力。

(責任編輯:鄧瑩瑩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