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腫瘤 > 腫瘤知識 > 正文

太胖易得結腸癌?結腸癌早期癥狀表現有哪些

2017-11-02 09:47:58      家庭醫(yī)生在線

結腸癌是長在結腸部位的惡性腫瘤,一般來說,40歲至50歲的人結腸癌發(fā)病率最高。但據有關統(tǒng)計,這一過去專屬于中老年人的癌癥,已悄悄“盯”上了30多歲的年輕人,甚至30歲以下結腸癌病例近年來也越來越多。之所以會導致結腸癌發(fā)病年輕化,與年輕人的工作方式飲食方式有很大的關系。

專家指出,很多年輕白領久坐少動,再加上都因忙于工作而飲食不規(guī)律,消化道生理節(jié)律被打亂,平時又喜歡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纖維的飲食,很容易導致腸道運行不暢,而年輕人因為新陳代謝旺盛,癌細胞分裂也更快,因此,他們得結腸癌,惡性程度比中老年人要高。

結腸癌早期癥狀表現有哪些?都有哪些危害?

1、大便習慣的改變:右半結腸癌時表現為早期糞便稀薄,有膿血,排便次數增多,當癌腫繼續(xù)增大影響到糞便的通過時還可出現交替出現的腹瀉與便秘;而左半結腸癌則多表現為排便困難,并隨病情的發(fā)展而不斷加重。此外,若癌腫位置較低,還可出現排便不暢和里急后重的感覺。

2、消化道癥狀:表現為腹脹、不適或、消化不良樣癥狀。其中右半結腸癌時,多為腹痛不適或隱痛。開始時可為間歇性,后轉為持續(xù)性,常位于右下腹 部,很象慢性闌尾炎發(fā)作;而左半結腸癌時,多表現為梗阻可突發(fā),出現腹部絞痛,伴腹脹、腸蠕動亢進、便秘和排氣受阻,或慢性梗阻癥狀如腹脹不適、陣發(fā)性腹 痛、腸鳴音亢進、便秘、糞便帶血和粘液等。

3、糞便帶血或粘液:右半結腸癌時,出血量小且由于結腸的蠕動使之與糞便充分混合,導致肉眼觀察不易看出,但隱血試驗常為陽性;而左半結腸癌則其出血和粘液不與糞便相混,約有1/4的患者可在糞便中肉眼觀察到鮮血和粘液。

4、腸梗阻表現: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腸梗阻癥狀,如腹脹,腹痛(脹痛或絞痛),便秘或便閉。體檢可見腹隆、腸型、局部有壓痛,并可聞及亢強的腸鳴音。

結腸癌怎么辦?

結腸癌飲食盡量流食為主,易消化,注意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入,腸癌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癌腫為首選,輔之以放射治療、化療藥物治療及中醫(yī)保守治療等,手術僅為姑息切除或對癥處理。

手術后身體元氣損傷,一般輔助人參皂苷提高手術成功率,而且減少腫瘤的復發(fā)轉移。中西醫(yī)在治療腫瘤上各有所長,故治療大腸癌必須做到發(fā)揮中醫(yī)藥各自優(yōu)勢,堅持長期治療,寬舒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做好心理治療,增加飲食營養(yǎng),提高自身免疫功能。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