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腫瘤 > 腫瘤護理 > 心理護理 > 正文

癌癥心理護理 患者和家人應該怎么做

2017-10-13 08:08:40      家庭醫(yī)生在線

在查出患了癌癥后,患者和家人的心理上都會有不同的變化,在這個時候需要特別注意做好心理護理和建設。因為癌癥心理護理對病情是會有所影響的。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癌癥心理護理應該怎么做吧。

癌癥心理護理須知

正確認識癌癥。從維護患者的切身利益、使之能積極充分地配合治療的角度出發(fā),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癌癥。因為正確對待疾病,就有可能提高機體的抗癌能力。

疏泄和安慰。主動熱情關心病人,抽一定時間陪伴病人,傾聽其訴說心中的焦慮,并表示理解和同情,消除其孤寂感,讓其體會到他并不是孤立地承擔痛苦。同時給以安慰,安慰要恰到好處,既強調有希望的方面,又不能過于樂觀。在暗示疾病疑難的同時,幫助病人分析疼痛的反復性,解釋與疼痛有關的生物心理學問題。多與病人交談疾病以外的話題,轉移其注意力。護士在病人面前自始至終都要表現(xiàn)出冷靜、沉穩(wěn)大方、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為病人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

疾病治療階段。一個完善的治療計劃將使病人在確定診斷時遭受的心理創(chuàng)傷得以較快地平復,并帶來恢復健康的希望,有助于改善情緒。不論是化學治療、放射治療,還是手術切除,癌癥病人總要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忍受比較大的精神和軀體損傷,故醫(yī)生必須在治療中得到病人的高度信任和密切配合,必須把整個計劃及其利害關系以及治療措施向病人交待清楚,使病人有更充分的心理準備。病人對治療計劃有了一定的思想準備則比較容易接受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若一旦出現(xiàn)嚴重的治療反應,并且超過病人事先想象的嚴重程度時,病人還需要得到心理的和對癥治療的雙重支持,對于惡心、厭食、虛弱、失眠等一系列治療反應,除給予一些對癥及保護性藥物外,醫(yī)生和護士一定要在精神上經(jīng)常地給予其安慰和鼓勵,耐心解釋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解除病人的焦慮和不安。這種心理上的支持,會使病人情緒穩(wěn)定、樂觀,有助于減輕治療反應,使治療方案順利完成。

家庭后期治療?;颊叱鲈?,孩子要上學,家里空蕩蕩,患者會產(chǎn)生孤獨和寂寞的感覺,家屬應讓患者在家看看書、聽聽音樂、看看電視、去外面散散步,還可以讓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這對改善心境大有好處。及時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動,抓住時機進行心理疏導,盡量消除患者的悲觀情緒,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增強患者心理治療效果。

除了做好癌癥心理以外,還應該要注意避免以下幾點。

癌癥心理護理的注意事項

明顯在患者面前表示憐憫與同情,與其交談過于小心翼翼,如目光不敢對視、顧左右而言它等等,患者會因此聯(lián)想到自己與常人的區(qū)別及自己已被排斥于社會正常生活之外,那些內向、敏感的患者此種感覺會更強烈。

一般病人對惡性腫瘤的認識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都有恐懼心理,認為癌癥是“絕癥”,甚至認為癌癥是“判死刑而緩期執(zhí)行的人”,真可謂“談癌色變”。

關懷照顧過于無微不至,甚至連擠牙膏、擰毛巾都包辦代替,這樣易使患者感到自己已是一個廢人,從而喪失生活的信心,有些患者還會產(chǎn)生依賴心理,日久必會造成功能喪失,導致癌癥治愈后的生存無能。

悲觀心理的“社會偶聯(lián)”,病人的親戚朋友、鄰里同事等,一旦得知他患了癌癥都不由自主地產(chǎn)生同情心并且抱著“永別”的心情去探視他,甚至過去關系疏遠者也紛紛攜物相送,以示關愛,然而這樣做反而會傷害病人。病人在這種反常環(huán)境里,會認為疾病嚴重,使悲觀情緒更甚,形成了使病人難以自拔的“惡性循環(huán)”,甚至會促使病人絕望。

對于癌癥要有積極的心理去對待,這是極為重要的。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