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腫瘤 > 腫瘤疾病 > 乳腺癌 > 正文

乳腺癌切除后可再造乳房 乳腺癌的術后護理

2017-05-25 16:12:44      家庭醫(yī)生在線

有專家表示,乳腺癌患者最理想的治療方式是在手術中,切除腫瘤以后即時實施乳房再造術。這樣病人醒來時,盡管乳房和原來的不一樣,但可以感受到乳房還在,與看到沒有了乳房相比,會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情,心理感受會好很多。同時,也可以免除有些病人在第一次手術后間隔幾個月或半年做乳房再造手術而造成的二次傷害??傊?,乳房再造術對于乳腺癌女性無論身體還是心理,都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早期乳腺癌的癥狀有哪些?

1、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雖然在乳房部尚未能夠觸摸到明確的腫塊,但常有局部不適感,特別是絕經后的女性,有時會感到一側乳房輕度疼痛不適,或一側肩背部發(fā)沉、酸脹不適,甚至牽及該側的上臂。

2、早期乳房內可觸及蠶豆大小的腫塊,較硬,可活動。一般無明顯疼痛,少數(shù)有陣發(fā)性隱痛、鈍痛或刺痛。

3、乳腺外形改變:可見腫塊處皮膚隆起,有的局部皮膚呈橘皮狀,甚至水腫、變色、濕疹樣改變等。

4、乳頭近中央伴有乳頭回縮。乳房皮膚有輕度的凹陷(醫(yī)學上叫做“酒窩癥”),乳頭糜爛、乳頭不對稱,或乳房的皮膚有增厚變粗、毛孔增大現(xiàn)象(醫(yī)學上叫做“橘皮癥”)。

5、乳頭溢液:對溢液呈血性、漿液血性時應特別注意作進一步檢查。

6、區(qū)域淋巴結腫大,以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最多見。鎖骨上淋巴結腫大者已屬晚期。

乳腺癌的術后護理問題

1、腫瘤術后48小時內肩關節(jié)應處于內收位,避免外展上臂,可行伸指、握拳動作。下床運動時應用吊帶托扶患肢,他人扶持時只能扶健側,以免腋窩皮瓣的滑動而影響愈合。

2、領導督促腫瘤患者確實履行功效錘煉。按時、正確履行功效錘煉,是腫瘤患者上肢功能恢復的主要保證。錘煉中既要防止動作過大、過猛沾染傷口愈合,又要注意事項動作不可能過小,以免沾染練習綜合療效。幫助患者設計一個錘煉計劃表,記錄天天錘煉情況,逐步補充錘煉動作及運動量。補充動作時不補充量,加量時不加動作,循序漸進,爭取患側上肢功效盡快恢復,終極達到功效錘煉的達標請求,即患側上肢能繞過火頂摸對側耳廓。

乳癌腫瘤術后早期的功效錘煉,有利于腫瘤手腫瘤術后上肢靜脈回流及引流液的流出,利于術后上肢水腫的消退。通過履行早期的功效錘煉,可明顯下降皮下積液、積血、皮瓣壞逝世及上肢重要水腫等并發(fā)回納癥的產生率。更主要的是,早期的功效錘煉減少了疤痕攣縮的產生,進步了患側上肢的功效恢復及腫瘤患者自理才能的重建,加強了腫瘤患者對生計的信心,進步了生計質量。

3、患者護理職員在籌備好各項基礎患者護理的同時,還應耐心與腫瘤患者交換溝通,及時懂得腫瘤患者的心理動態(tài),籌備好腫瘤患者的心理患者護理,給腫瘤患者以心理安慰。先容乳癌治療病例給腫瘤患者做現(xiàn)身說法,使她們能重視疾病,重新建立起生計的信心。

4、醫(yī)務職員要根據(jù)每位腫瘤患者的不相同情況設定出院后的功效錘煉計劃,吩咐腫瘤患者不要在患側肢體測血壓、抽血、靜脈注射、提重物等,患肢負重不可能超過5kg,以免沾染患側肢體功效的恢復。

目前,盡管乳腺切術技術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的保留患者的乳腺,但這也并非是絕對的,若是病情發(fā)展到中期,甚至是后期,那么乳腺保留的可能性就非常小,這對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影響是非常大的。需要注意護理。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