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腫瘤 > 腫瘤治療 > 放射治療 > 正文

放療對癌癥治療的意義

2016-10-26 11:03:54      

放療就是放射治療,指用射線消除病灶。放射治療作為治療惡性腫瘤的一個重要手段,對于許多癌癥可以產(chǎn)生較好效果。但是放療會產(chǎn)生放射性皮炎、放射性食管炎以及食欲下降、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或便秘等諸多毒副反應,利用中藥與化療進行配合治療,不但可有效的消除這些毒副反應,而且還可以增加癌細胞的放射敏感性,幫助放射線徹底殺滅癌細胞。

放射治療適應范圍

(1)單純根治的腫瘤:鼻咽癌、早期喉癌、早期口腔癌、副鼻竇癌、何杰金氏病、髓母細胞瘤、基底細胞癌、肺癌、食道癌等。

(2)與化療合并治療腫瘤:小細胞肺癌、中晚期惡性淋巴瘤等。

(3)與手術綜合治療:上頜竇、耳鼻喉癌、膠質神經(jīng)細胞瘤、肺癌、胸腺瘤、胃腸道癌、軟組織肉瘤等。有計劃性術前放療、術中放療、術后放療。

(4)姑息性放療:骨轉移灶的止痛放療、腦轉移放療、晚期腫瘤所造成局部嚴重合并癥的治療緩解作用。

由于早年放療處于無經(jīng)驗初期,對放射劑量,生物效應掌握不好,而造成過放射的損傷如潰瘍、放射病、反應重,以至于給許多的人留下一個放射線對人體接觸的恐懼,一直至今有些人仍懷這種心理。目前的放療學科已發(fā)展到分子生物學的研究階段,和廣泛使用計算機控制的高新治療設備階段,大量的經(jīng)驗已成規(guī)范理論,很少再出現(xiàn)早年放療反應的情況,對給予的治療量、范圍,完全可以預計到它的副作用程度,故放療對腫瘤的治療貢獻與控制下的副作用就不必顧及了。

復發(fā)癌再治的可能性:例如喉癌、食道癌的療后復發(fā)盡量選擇手術,以避免再程放療的加重損傷。而大部分腫瘤治療后復發(fā),手術的機會很少,可以小范圍針對腫瘤再做放療,仍可緩解病情,如鼻咽癌的二程治療仍有一少部分可以治愈,但二程放療的原則應不同首程治療的范圍,即不再大面積預防照射,只對腫瘤區(qū)域放療為主,劑量不宜太高。二程放療也可以用手術局部切除配合,可減少放射量,也可以外照射一部分加上近距離治療一定量,來減少正常組織劑量,避免損傷正常組織。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