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兒科 > 育兒 > 疾病護理 > 正文

照顧寶寶感冒咳嗽常見的5種錯誤觀念

2011-08-14 01:25:33      家庭醫(yī)生在線

  

照顧寶寶感冒咳嗽的常見錯誤觀念

    感冒、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據(jù)醫(yī)學觀察,一個孩子在一年內(nèi)往往反復發(fā)生感冒數(shù)次之多,尤其是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容易感冒。有些父母在對待小兒感冒及呼吸道疾病時候存在很多誤區(qū),專家特別提醒父母注意。

  錯誤觀念一:有沉重鼻音就是感冒了?

  尤其在幼兒,特別在一歲以下,常會聽到鼻子有呼嚕聲,像是分泌物在其中隨呼吸穿梭,那便是鼻屎,當然也是痰的一種表現(xiàn)(呼吸道分泌物)。而媽媽們擔心寶寶感冒了,其實多半是多慮的。因為最主要的原因只是累積過多、慢慢干黏住的鼻分泌物造成以上現(xiàn)象,尤其是沒有發(fā)燒、活動力等變化時,更不必擔心,只要養(yǎng)成好習慣,每天固定清潔好鼻內(nèi)分泌物,便不會有以上情況發(fā)生了。

  至于什么情況才是有真正的鼻炎呢?答案是當醫(yī)師發(fā)現(xiàn)有鼻腔內(nèi)發(fā)炎,即發(fā)紅、腫脹,引起分泌物增多的鼻黏膜時,才能下此診斷。

  錯誤觀念二: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細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屬于病毒性感冒,細菌引起的感冒屬于細菌性感冒??股刂粚毦愿忻坝杏?。

  其實,很多感冒都屬于病毒性感冒。嚴格意義上講,對病毒性感冒并沒有什么有效的藥物,只是對癥治療,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家可能都有過這種經(jīng)歷,感冒以后習慣性在藥店買一些感冒藥,同時加一點抗生素來使用。實際上抗生素在這個時候是沒有用處的,是浪費也是濫用。

  錯誤觀念三:有痰聲就要拍背排痰?

  所謂的呼吸系統(tǒng)包括:鼻腔、喉嚨、氣管及支氣管,還有肺臟,產(chǎn)生痰的位置可以在上述任何一處,多半是由于感染引起,例如病毒感染。當聽到幼兒呼吸聲有痰時,應先自行判斷或請醫(yī)師協(xié)助了解,究竟有痰位置在上──即喉嚨以上,或在下──即氣管或肺部,若為前者,便不必要給予拍痰,反而需要認真清除鼻腔或喉嚨分泌物才是;當然,若確實有氣管內(nèi)痰聲,則需要給予規(guī)則拍痰。

  錯誤觀念四:注射“丙種球蛋白”預防感冒

  孩子經(jīng)常感冒,讓父母很著急,聽人說這是抵抗力低的緣故,打點“丙種球蛋白”就能起預防感冒作用,但注射了一段時間,卻沒見什么效果。

  “丙種球蛋白”是來源于血漿提煉的生物制劑,以目前的技術還是存在被污染的危險,不是100%的安全。再則,它只對特異性免疫功能不足的其中一種球蛋白缺乏起作用,可見其提高免疫功能的能力是很有限的,更不能起到預防感冒的作用。

  專家提醒:寶寶愛感冒,找出原因是關鍵:營養(yǎng)不良引起抵抗力下降,如維生素A的缺乏;有的老人怕孩子冷,總把寶寶捂得嚴嚴實實,使孩子的耐受力很低,“弱不禁風”;多次反復使用抗生素也會使抵抗力下降;若不是以上原因,則應考慮疾病因素,如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患兒也是愛頻繁地感冒,這就需要先將疾病治好。

  錯誤觀念五:有咳嗽就要吃止咳藥?

  對人體而言,咳嗽是一種生理性反射,當呼吸道受到不當外物吸入或浸潤發(fā)炎,便將此一訊息上傳至大腦中延髓的咳嗽中椎,就引起激烈的反射運動,目的在于將氣管內(nèi)異物排除,因此咳嗽時會以猛烈速度,自喉嚨深處把空氣排出,同時一并將異物噴出。

  從上述觀點來看,咳嗽是個自我保護機制,對人體是有益的。除了先判別有痰的咳或無痰的咳之間的差別外(前者應增加水份攝取,以及考慮是否使用化痰藥物),另外也要考慮干咳是否引起生活上不適,如不能入睡、吃了便咳或嘔吐,才需考慮用適當止咳藥物。比如小快克感冒藥,小快克是針對對兒童用藥把握的十分精準,并且不含有苯丙醇胺(PPA)和咖啡因,不會給孩子的身體造成負擔,小快克的的主要成分是乙酰氨基酚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有解熱鎮(zhèn)痛的作用,是小兒最適宜的退熱藥,馬來酸氯苯那敏為抗組胺藥,能減輕流涕、鼻塞、打噴嚏等癥狀,人工牛黃具有解熱鎮(zhèn)驚作用,是無數(shù)父母選擇的品牌,我和身邊的朋友都很推崇小快克。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