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兒科 > 兒科疾病 > 腹瀉 > 正文

小兒秋季腹瀉猛于虎 專家教你小妙招

2017-09-13 09:41:12      家庭醫(yī)生在線

腹瀉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特別是在兒童當中出現的機率更加高,秋季是一個氣溫變化比較大的季節(jié),兒童腹瀉的情況會更加多,我們要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治療。

小兒秋季腹瀉的特點

1、腹瀉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癥狀,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數患兒還會發(fā)熱(常見于病程初期),一般為低熱,很少高熱;

2、小兒大便次數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應考慮秋季腹瀉,大便呈白色、黃色或綠色蛋花湯樣,帶少許粘液或膿血,無腥臭味;

3、半數患兒會出現嘔吐。嘔吐癥狀多數發(fā)生在腹瀉的初期,一般不超過3天。

4、小兒腹瀉重者可出現脫水癥狀,如口渴明顯,尿量減少,煩躁不安;

5、腹瀉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營養(yǎng)不良、佝僂病和體弱多病者,腹瀉的時間可能更長。

6、處理不當會導致營養(yǎng)不良、多種維生素缺乏和多種感染。如鵝口瘡、中毒性肝炎。

小兒秋季常用的原因

1、消化系統(tǒng)不成熟:嬰幼兒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較差,但營養(yǎng)需要相對又高,腸道負擔重。如果喂養(yǎng)不當,如過多地加喂淀粉類、脂肪類食物,導致成分改變,或者一次進食過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亂,導致腹瀉。

2、免疫功能不成熟:嬰幼兒時期的神經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以及肝、腎功能均未成熟,調節(jié)機能較差,免疫功能也不夠成熟,當有病原菌隨受污染的食物進入體內后,易造成腹瀉。

3、輪狀病毒感染:嬰兒秋季腹瀉主要是因為輪狀病毒感染所導致的。

這種情況多發(fā)生于人工喂養(yǎng)兒,喂養(yǎng)時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經過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過呼吸道或水源感染,這種情況多發(fā)生在8~12月,以10~11月份為最高峰。

4、溫差大:秋季氣溫變化大,忽冷忽熱。氣候變化引起感冒、腹部受涼以及各種感染也可導致腹瀉。

小兒秋季腹瀉的治療

1、常規(guī)治療

(1)飲食調理: 飲食注意供給足夠的熱量,母乳喂養(yǎng)的患兒暫停輔食,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人工喂養(yǎng)的患兒喂養(yǎng)適量乳制品。嚴重嘔吐的患兒禁食4-6個小時,緩解后繼續(xù)喂養(yǎng)。

(2)糾正電解質紊亂、酸堿失衡:寶寶秋季腹瀉時,首先采用的補液方法是口服補液鹽,把1袋口服補液鹽溶于500毫升溫開水中,口服。但是因為有些腹瀉的寶寶不愿意喝水,精神也很差,有明顯的脫水癥狀,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靜脈輸液。

2、藥物治療

(1)西醫(yī)治療:

① 抗病毒治療可用利巴韋林、潘生丁。

② 糾正腸道菌群失調的微生態(tài)治療,可用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制劑。

③ 腸黏膜保護劑用蒙脫石粉。

西醫(yī)治療的補充說明:如果寶寶癥狀比較輕微,沒有嚴重的脫水表現,家長可以在家里給寶寶吃蒙脫石散、益生菌(如枯草桿菌、雙歧桿菌、酪酸梭菌、布拉氏酵母菌等,補充其中一種即可),補充一些口服補液鹽。蒙脫石散和益生菌最好不要同時吃。因為蒙脫石散的吸附性很高,可以吸附和抑制各種病毒、有毒物質,從而達到止瀉的作用。如果蒙脫石散和益生菌同時吃,這些益生菌就會被吸附在蒙脫石散表面,就會干擾藥效。一般建議這兩種藥間隔兩個小時服用比較好。但如果寶寶秋季腹瀉老是不好,就要到醫(yī)院檢查,化驗一下是否合并細菌感染,或者有其他方面的疾病。

(2)中醫(yī)治療:

① 外用藥:肉桂、丁香各等分研末過120目篩并加入少許陳小粉混勻裝入密封瓶備用,用時用藿香正氣水調成厚糊狀以填滿肚臍為度,外覆大小適度的塑料薄膜,最外面用麝香追風膏固定,久瀉不止外用藥粉中加入少許五倍子粉,皮膚過敏者禁用。

② 內服藥:小兒秋季腹瀉以3歲以下小兒發(fā)病率高,因嬰幼兒脾常不足,易于感受外邪,均可導致脾病濕盛而發(fā)生泄瀉。故用自擬加味平胃散以蒼術、厚樸、陳皮、生甘草、車前子、焦山楂、防風為基本方。伴發(fā)熱加荊芥、蘇葉;伴嘔吐加姜竹茹、制半夏;伴消化不良加雞內金、炒谷麥芽;伴濕熱加蒲公英、馬齒莧。久瀉不止用香砂六君丸化裁。

小兒秋季腹瀉的護理

1、少量多次,及早補充水分。

腹瀉的時候,從大便里丟失了很多水分和電解質,所以要補充水分,防止出現脫水的情況。爸爸媽媽可以選擇以下其中一種方法補液。

第三代口服補液鹽。相對自制的米湯鹽水,這個成分比較科學,一般的藥店就可以買到。有些媽媽擔心寶寶一次喝不完那么多口服補液鹽,故意只倒一半的粉末加一半的水,剩下的第二次再配,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正確的做法是按照說明書的要求一次性配好。

自制的米湯加鹽。具體方法是:米湯500毫升,細鹽1.75克(大約半啤酒瓶蓋),將鹽放到米湯中,每隔5-10分鐘,喂寶寶10-20毫升,持續(xù)4-6小時就可以糾正脫水癥狀。

2、喂養(yǎng)得法,防止營養(yǎng)不良。

如果寶寶病情不是很嚴重,一般不需要禁食,但需要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可以繼續(xù)吃母乳,但媽媽的飲食含脂量要低一些,否則會使腹瀉加重。

6個月以內人工喂養(yǎng)的寶寶,可以按平時量喝奶。6個月以上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可以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稀粥、爛面條、肉粥、魚肉末、少量蔬菜泥、新鮮水果汁等。但如果寶寶有嚴重的嘔吐,就需要暫時禁食4-6小時,以防寶寶嘔吐時被食物嗆到。禁食是指禁固體的食物,半流食剛開始也不要吃,但不能禁水和液體。

3、保持寶寶的小屁屁清潔、干燥。

寶寶腹瀉時排便次數增加,便便對皮膚的刺激比較大,因此,每次排便后都要用溫水清洗,用柔軟的棉布吸干,保持局部干燥。如果寶寶屁股已經開始糜爛,可以擦一些油性的物質,促進愈合。

(責任編輯:黃婉雯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