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兒科 > 兒科疾病 > 其他疾病 > 正文

治療小兒缺鐵性貧血以補充鐵劑為原則

2017-04-26 13:45:20      

小兒缺鐵性貧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一種發(fā)病率很高的疾病,主要發(fā)生在6月至3歲的嬰幼兒,患兒一般表現為煩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不愛活動、食欲減退等癥狀,嚴重侵害著患兒的身心健康。家長對于該疾病一定要引起重視,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目前治療小兒缺鐵性貧血以補充鐵劑為原則,方法常見的有鐵劑治療、去因治療、輸血治療等等。以下是相關內容介紹。

1、鐵劑治療

鐵劑是治療小兒缺鐵性貧血的特效藥,其種類很多,一般以口服無機鹽是最經濟、方便和有效的方法。二價鐵比三價鐵容易吸收,故多采用,常用的有硫酸亞鐵,含鐵量為20%;富馬酸鐵,含鐵30%。對小兒缺鐵性貧血為服用方便,多配成2.5%硫酸亞鐵合劑溶液(硫酸亞鐵2.5g,稀鹽酸2.9ml,葡萄糖12.5g,氯仿水100ml)。服藥最好在兩餐之間,既減少對胃粘膜的刺激,又利于吸收。應避免與大量牛奶同時服用,因牛奶含磷較高,可影響鐵的吸收。

2、去因治療

小兒缺鐵性貧血多數發(fā)病的原因是飲食不當,故必須改善飲食,合理喂養(yǎng)。有些輕癥患兒僅憑改善飲食即可治愈。在改善飲食時,首先應根據小兒的年齡給以合適的食物。由于小兒缺鐵性貧血患兒消化能力較差,更換和添加輔食必須小心。一般在藥物治療開始數天后,臨床癥狀好轉地,逐漸添加輔食,以免由于增加食物過急而造成消化不良。1歲左右的嬰兒可加蛋類、菜泥、肝和肉末等。幼兒與兒童必須糾正偏食,給予富含鐵質、維生素C和蛋白質的食物。

3、輸血治療

由于小兒缺鐵性貧血發(fā)病緩慢,機體代償能力強,一般不需要輸血。貧血或合并嚴重感染或急需外科手術者,才是輸血的適應證。對于血紅蛋白的30g/L以下者,應立即進行輸血,但必須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或輸入濃縮的紅細胞,每次2~3ml/kg。輸血速度過快、量過大,可引致心力衰竭。若心力衰竭嚴重,可用換血法,以濃縮的紅細胞代替全血,一般不需要洋在黃治療。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