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兒科 > 兒科疾病 > 其他疾病 > 正文

如何判斷是否貧血?

2017-04-21 14:29:10      

探討病因

貧血尤其是大失血是大失血性貧血,其病勢急劇,甚至幾分鐘、幾小時即可危及動物生命,必須及時查明失血原因,采取相應(yīng)措施,才能爭取時間,作進一步治療。在探討病因上,必須緊緊圍繞認識貧血的窗口——粘膜色彩變化情況加以分析。

粘膜急劇蒼白的要考慮兩種情況。一種是失血,檢查體表有無大創(chuàng)傷和大血管破裂,若沒有,則要懷疑有無內(nèi)出血。立即作胸、腹腔穿刺,若穿刺液呈血樣,即可能是肝、脾或胸、腹腔大血管破裂。條件許可,也可用X線進行胸、腹腔透視觀察有無內(nèi)出血,不可絲毫遲疑,貽誤診斷和治療。另一種是粘膜急劇蒼白伴有明顯黃染,可能是溶血,注意有無血紅蛋白血癥、血紅蛋白尿和體溫反應(yīng),如出現(xiàn)血紅蛋白血癥并伴高熱的,可能是感染性溶血性貧血,其提問正常或低下的,則可能是溶血毒物或抗原抗體反應(yīng)引起的溶血性貧血。

若粘膜逐漸蒼白,應(yīng)從三方面去分析。一是粘膜逐漸蒼白,病程緩長、可能是營養(yǎng)性貧血或慢性失血性貧血。二是粘膜逐漸蒼白伴黃染,可能是慢性溶血性貧血,如銅中毒、鉛中毒。三是粘膜逐漸蒼白伴出血傾向和反復(fù)感染,則可能是再生障礙性貧血。

確定貧血性質(zhì)

宜從紅細胞的大小入手,可先粗略地觀察血片上的紅細胞直徑,若多數(shù)小于5um,或紅細胞大小不均,可能是缺鐵性貧血,進一步測定血清鐵盒作骨髓鐵染色檢查。若血清鐵含量降低,骨髓細胞外鐵盒鐵粒幼細胞稀少或缺失,可確定為缺鐵性貧血,再查缺鐵的原因;若血清鐵、骨髓細胞外鐵和鐵粒幼細胞都增多,則可能是維生素B6缺乏所至。如紅細胞直徑以大于5um的居多,則可能是大細胞正色素性或大細胞高色素性貧血,進一步測定血漿維生素B12含量,取得佐證。

觀察治療效應(yīng),驗證診斷

只要對貧血的病性判斷準(zhǔn)確,原因清除,通過除去病因,對癥施治,多能見到明顯的增生性造血效應(yīng)。如營養(yǎng)性貧血,在應(yīng)用鐵、銅、鈷或維生素B6、B12之后5-7天,外周血液顯示網(wǎng)織紅細胞增多,表明效應(yīng)良好,診斷正確。否則,則當(dāng)查明其不顯效果的原因。A

(責(zé)任編輯:陳曉 )

相關(guān)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dǎo)

    合作醫(yī)生

    相關(guān)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