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兒科 > 兒科疾病 > 腸胃炎 > 正文

小兒腸炎有何表現 治療腸炎可采取三個方法

2016-05-18 09:11:40      家庭醫(yī)生在線

臨床上很多醫(yī)生稱小兒腸炎是患兒受到感染后形成的,所以還叫小兒感染性腹瀉病,引起疾病的感染病菌主要是微生物感染,如病菌、細菌、蟲卵等,患病后會引起患者腹痛、腹瀉,要及時發(fā)現患者異常,那么,患上小兒腸炎的癥狀有哪些呢?

小兒腸炎的臨床癥狀:

輕型

起病可急可緩,以胃腸道癥狀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嘔吐,大便次數增多(3~10次/日),無脫水及全身中毒癥狀,多于數日內痊愈,大便常規(guī)可見少量白細胞。

重度

急性起病,或由輕度腹瀉轉變而來。常有較為嚴重的胃腸道癥狀,尚可伴有較為明顯的脫水、電解質紊亂及全身中毒癥狀,嚴重者可死亡。

(1)胃腸道癥狀,常有嘔吐、食欲低下,腹瀉頻繁,一天大便次數10到數十次,大便為水樣、含有少量黏液,也可有血便。

(2)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由吐、瀉及攝入不足導致程度不同的脫水。吐、瀉亦可導致代謝性酸中毒,表現為精神萎靡,呼吸深長,嚴重者可昏迷。嚴重腹瀉及進食不足亦可導致低鉀血癥及低鈣血癥。

小兒腸炎是生活中很常見的疾病,引起疾病的原因主要是感染了細菌、病毒,其中包括輪狀病毒、柯薩奇病毒、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患病后病人就開始有腹瀉的癥狀,多數家長能及時發(fā)現患者異常,此時就能采取正規(guī)的治療,目前,可用于治療小兒腸炎的方法有:

飲食療法

應強調繼續(xù)飲食,滿足生理需要,補充疾病消耗,但應根據個體進行合理調整。母乳喂養(yǎng)者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人工喂養(yǎng)兒可喂米湯或稀釋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嚴重嘔吐者可暫時禁食4~6小時(不禁水),待好轉后繼續(xù)喂食。腹瀉停止后繼續(xù)給予營養(yǎng)豐富的飲食。

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

輕中度脫水,無嚴重嘔吐者可口服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口服補液鹽(ORS)。新生兒,或有明顯嘔吐、腹脹、休克、心腎功能不全或其他嚴重并發(fā)癥患兒不宜采用口服補液鹽。

藥物治療

病毒以及非侵襲性細菌所致腸炎可不使用抗生素。中毒癥狀明顯,特別是新生兒、嬰幼兒、重癥患兒可使用抗生素。對于病毒感染所致的腸炎,抗生素并無效果。寄生蟲感染所致腸炎需使用抗寄生蟲藥物。可酌情選用胃腸道黏膜保護劑及微生態(tài)療法。

在生活中,困擾家長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就是小兒腸炎。很多新媽媽因為沒有育兒的經驗,導致孩子飲食不當的話就可能讓孩子還上腸炎。因此,生活中家長需要學會一些預防小兒腸炎的方法。今天,小編就從飲食上為大家講解一下通過調理孩子的飲食,來預防小兒腸炎。

小兒腸炎患者在患病后除了要進行積極的治療,在飲食上還要注意以下幾點事項:

低脂、少纖維。含脂肪太多的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腸作用常會使腹瀉癥狀加重,因此患者不應吃油炸、油煎、生冷及多纖維食物,可選擇容易消化的細掛面、燴面片、餛飩、嫩菜葉、魚、蝦、蛋及豆類制品等,以使腸道得到休息。

慢性腸炎患者如伴有脫水現象時,可喝些淡鹽開水、菜湯、米湯、果汁、米粥等,以補充水、鹽和維生素。

排氣、腸鳴過強時,應少吃蔗糖及易產氣發(fā)酵的食物,如土豆、紅薯、白蘿卜、南瓜、牛奶、黃豆等。

慢性腸炎病人多半身體虛弱、抵抗力差,因而更應注意飲食衛(wèi)生,不吃生冷、堅硬及變質食物,不喝酒,不吃辛辣刺激性強的調味品。

蘋果含有鞣酸及果酸成分,有收斂止瀉作用,慢性腸炎患者可經常食用。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