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兒科 > 早教 > 正文

家庭教育的3大黃金定律和7大誤區(qū)

2013-07-23 12:12:21      家庭醫(yī)生在線

  家庭教育對于學齡前兒童的性格形成和行為習慣都有著很重大的作用,所以,家庭教育是早教中不可缺少的一項。但是,有很多家長的家庭教育都存在著誤區(qū),這樣就會適得其反。

  家庭教育的3大定律

  多商量 少命令

  比如提醒孩子該做作業(yè)了,可以這樣說:“到時間了,你是不是該做作業(yè)了?”而不要直來直去地說:“別看電視了,快去做作業(yè)!”這樣,孩子就會感覺你很尊重他,愿意聽你的話。

  多引導 少訓斥

  其實家長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會越自尊,越會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贏得別人的尊重。

  當然,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對待,對于孩子的壞品行、壞習慣等,父母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采用訓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嚴肅地與他談話,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并訂出一些懲罰措施。

  多交朋友 少窺探“隱私”

  很多孩子都特別反感家長翻看自己的書包,偷看自己的日記。實際上,家長應和孩子交朋友,平時多抽時間和孩子聊聊天,問一問孩子學校的事情,人際關系情況,對一些事物的看法等等。這樣,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尊重和信任,他們也會越來越信任父母,就會把父母當成傾訴對象,而不是保密對象了。

  同時,家長要注意家庭教育的7大常見誤區(qū)哦。

  家庭教育的7大誤區(qū)

  過度照顧

  現(xiàn)在許多小孩一生下來,就被照顧得無微不至,其結果卻可能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有些孩子被喂食到了兩三歲甚至更大,小手缺乏拿湯匙、筷子的練習,會導致手部肌肉的發(fā)展問題,上了小學可能連寫字都會很困難。因為怕孩子噎到,所以一直給孩子喂食柔軟的食物,會讓孩子沒法發(fā)展咀嚼能力,甚至沒辦法正確發(fā)音。怕孩子冷、怕孩子熱、怕孩子受傷、怕孩子在外面被欺負,處處保護的結果,反而是在傷害孩子。

  說教太多、身教太少

  許多父母要求孩子去看書,自己卻在看電視。要求小孩要有禮貌,自己卻一天到晚對孩子破口大罵。當父母言行不一的時候,會失去孩子對父母的尊敬,甚至引起反感。如果希望培養(yǎng)孩子閱讀的習慣,就該盡量陪著他讀書。如果你希望孩子有禮貌,表現(xiàn)出你對孩子的尊重是最有效的方法。

  只關心學業(yè),忽視其他生活能力

  現(xiàn)代父母的悲哀是把對孩子的投資全都放在成績上。但學校只能給孩子頒發(fā)畢業(yè)證書,卻不能給孩子就業(yè)保證書。拿到高學歷、好成績,并不是競爭的結束,而離開學校才是競爭真正的開始。父母除了在乎孩子外在的分數(shù)、學歷、學校之外,對于孩子內在的美德、快樂和健康等,更需要關心。

  用“買”來滿足孩子

  現(xiàn)代社會進入了一個消費社會,只要掏出口袋里的錢,就能買到各式各樣的東西。父母買給孩子的東西不斷增加,卻不見得能增加孩子的快樂。現(xiàn)代人只有消費,除了買,還是買,孩子除了得到那買來的東西之外,卻失落了許多學習和成長。

  完美主義

  有研究表明,許多需要進行心理治療的孩子,往往都是父母造成的,他們被父母的要求與期望逼得喘不過氣,最后只好宣布放棄。父母應該給孩子一條活路,也給孩子一條退路,如果孩子沒有辦法考上第一志愿,他還應該有一條退路,退一步海闊天空也不一定。

  害怕輸在起跑線上

  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孩子被迫提早結束無憂無慮的童年,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區(qū)。孩子的成長就像大自然的四季變化,當孩子的身心還沒有發(fā)展到可以吸收某些知識或技能的階段時,提早學習往往沒有效果,甚至傷害孩子的心智。

  負面的言語太多

  “你不要……”、“你不可以……”、“為什么你總不聽我的話……”等等。負面的詞語太多,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防衛(wèi)機制,你每次看到孩子就糾正他的缺點,他的大腦會漸漸形成一種反應,一看到你就緊張、害怕、甚至產生敵意。負面言語會壓抑孩子的天賦,而正面的欣賞和鼓勵會讓孩子表現(xiàn)得更好。

  想要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就要從家庭教育開始哦。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