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兒科 > 用品 > 奶粉 > 寶寶奶粉 > 正文

內(nèi)地嬰幼兒奶粉含反式脂肪酸?

2013-07-10 09:47:30      家庭醫(yī)生在線

內(nèi)地嬰幼兒奶粉含反式脂肪酸?日前,港媒一篇以“內(nèi)地嬰兒奶粉含反式脂肪”為題的文章,引起了軒然大波。文中表示,選取中國內(nèi)地銷售的奶粉樣品送檢,結(jié)果顯示,貝因美和圣元嬰兒配方奶粉每100克中均含0.4克反式脂肪,伊利嬰兒配方奶粉為0.6克,而同時送檢的美贊臣和惠氏兩個國外品牌均未顯示含反式脂肪,而“反式脂肪可以導致心臟病,嬰兒不宜飲用”。對此,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稱,進口奶粉同樣含有反式脂肪酸,也有不少專家提出了質(zhì)疑奶粉中含反脂正常,甚至“應該”含反脂。

內(nèi)地嬰幼兒奶粉含反式脂肪酸?

7月8日,香港南華早報刊登題為“內(nèi)地嬰兒奶粉含反式脂肪”的文章,并稱爆炸性新聞一經(jīng)發(fā)布即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再度引起廣大消費者的恐慌。

香港醫(y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說,把反式脂肪攝入量控制在最低水平才會安全,對嬰兒來說更是如此,因為配方奶粉是嬰兒的主要食糧。

目前,內(nèi)地法律沒有規(guī)定嬰兒配方奶粉包裝須注明反式脂肪含量,這三種奶粉包裝上也均未注明含有反式脂肪。

針對此事,貝因美對媒體回應稱,公司從未在奶粉中添加任何違反內(nèi)地法規(guī)的物質(zhì)。

只有國產(chǎn)嬰幼兒奶粉含反式脂肪酸?進口奶粉同樣有!

反式脂肪酸是所有含有反式雙鍵的不飽和脂肪酸的總稱,其雙鍵上兩個碳原子結(jié)合的兩個氫原子分別在碳鏈的兩側(cè)。反式脂肪酸有天然存在和人工制造兩種情況。人乳和牛乳中都天然存在反式脂肪酸,牛奶中反式脂肪酸約占脂肪酸總量的4—9%,人乳約占2—6%。

反式脂肪酸是哺乳動物乳汁中的固有成分,是大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茖W界認為,對于食物中的天然反式脂肪酸,尚沒有資料證明其對健康有不利影響,一些研究顯示,天然反式脂肪酸可能對人體健康有益處。

為此,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嬰兒配方食品》標準(CODEX STAN 72-1981中3.1.3)條款規(guī)定,“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不應超過總脂肪酸的3 % 。反式脂肪酸是乳脂肪的內(nèi)在成分?!?010年頒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兒配方食品(GB 10765-2010)》4.3.3條款規(guī)定,“反式脂肪酸最高含量按照嬰兒配方乳粉生鮮乳使用量計算,所報道的三個品牌嬰兒奶粉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不僅都在本底含量范圍之內(nèi),而且也完全符合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的要求。

文章還說,某兩款受歡迎的奶粉產(chǎn)品,檢驗結(jié)果顯示它們不含反式脂肪。這樣的檢驗結(jié)果只能說明兩種情況:不是檢驗結(jié)果是捏造的,就是該產(chǎn)品根本就不是奶粉。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研究員鐘凱博士介紹,實際上奶粉中含反脂不但正常,甚至正常到“應該”含反脂。因為反芻動物胃里的微生物發(fā)酵能產(chǎn)生反脂,牛奶天然就含反脂,大約0.07g/100g(牛奶),變成奶粉有8倍濃縮,也就是0.6g/100g(奶粉)。做到真正完全沒有反脂是很難的。同時,從健康的角度看,只要反式脂肪占總脂肪的比例低于3%就可以了,這是國家標準的要求。而從產(chǎn)品工藝上考慮,也實在找不出嬰幼兒奶粉里加反脂的理由。

鐘凱還表示,他懷疑對方用的檢測方法,如果檢出限值比較高,那就容易出現(xiàn)假陰性。

小鏈接:反式脂肪酸一定是不好的?

為解答人們對反式脂肪酸的疑慮,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鐘凱特別對反式脂肪酸的知識做了深入淺出的介紹:

1、反式脂肪酸是什么,來源于哪里?

我們常說的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甘油三酯,動物油、植物油均是如此。反式脂肪酸也只是脂肪酸的一種,因其化學結(jié)構(gòu)上有一個或多個“非共軛反式雙鍵”而得名,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它主要有以下兩個來源:一是來源于天然食物,主要來源于反芻動物(胃里的細菌發(fā)酵產(chǎn)生),如牛、羊等的肉、脂肪、乳和乳制品。二是加工來源,主要是植物油的氫化、精煉過程,食物煎炒烹炸過

程中油溫過高且時間過長也會產(chǎn)生少量反式脂肪酸。

2、食品加工中為何要使用氫化植物油?

植物油氫化技術(shù)早在一個多世紀前就開始商業(yè)應用,起初是替代“不健康”的豬油作為“起酥油”。液態(tài)植物油起酥效果并不好,但經(jīng)過氫化,它在常溫下就是半固體,可以滿足工藝和口感要求。氫化植物油在食品工藝上的優(yōu)勢不僅限于此,比如人造奶油做的蛋糕花紋可以更華麗且不易變形。使用氫化植物油還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比如曲奇更加酥脆、奶茶更加潤滑。此外它的化學性質(zhì)比較穩(wěn)定,可以延長保質(zhì)期,且比動物油脂比如天然奶油成本更低,因此食品工業(yè)界應用廣泛。

3、氫化植物油就是反式脂肪酸嗎?

植物油不完全氫化才會產(chǎn)生反式脂肪,完全氫化的部分就不是反式脂肪而是飽和脂肪,因此氫化植物油不能等同于反式脂肪。比如某些產(chǎn)品的加工需要完全氫化的植物油,因此這類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其實很低,當然完全氫化會使飽和脂肪含量大幅上升,也不宜過多食用。

4、 反式脂肪酸有哪些健康影響?

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植物油脂比動物油脂更健康,因此氫化植物油取代豬油被視為科技的進步。但近幾十年的研究表明過多攝入反式脂肪酸,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它與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癌癥的相關性雖有研究,但尚無明確證據(jù)。還有部分研究顯示天然反式脂肪酸與加工來源的反式脂肪酸對健康的作用類似。

5、目前中國人的攝入水平有沒有問題?

為避免過量攝入反式脂肪酸帶來的風險,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2003年建議反式脂肪酸的供能比應低于1%。(注:反式脂肪酸的供能比是指反式脂肪酸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攝入總能量的百分比)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評估結(jié)果顯示,北京、廣州這種大城市居民反式脂肪酸供能比僅為0.34%,遠低于WHO的建議值(

6、 如何避免過多攝入反式脂肪酸?

首先,鑒于(精煉)植物油是中國人攝入反式脂肪酸的最主要來源,應當適量控制烹調(diào)中植物油的用量。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議,每日植物油攝入量應控制在25-30克,而我們實際平均每天吃了將近40克,還有很多人超過了40克,即使從合理膳食的角度考慮,這也是不健康的。

其次,含氫化植物油的加工食品,如威化餅干、奶油面包、派、夾心餅干等食物的反式脂肪酸含量相對較高,不宜過多食用。

7、如何通過標簽配料表和營養(yǎng)標簽看反式脂肪酸?

氫化油脂在標簽配料表中常見的表述形式包括以下幾種:氫化植物油、部分氫化植物油、氫化棕櫚油、氫化大豆油、植物起酥油、人造奶油等。因此,消費者購買包裝食品時,若配料表中包括上述成分,要多留意標簽上的營養(yǎng)成分表,可以選擇不含反式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含量較低的食品。

2013年1月1日實施的《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規(guī)定,如食品配料含有或生產(chǎn)過程中使用了氫化和(或)部分氫化油脂,必須在食品標簽的營養(yǎng)成分表中標示反式脂肪酸含量。同樣,標準中還規(guī)定,如果100克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3克就可以標示為“0”。

8、我們國家有沒有控制反式脂肪酸的相關管理措施?

除了上述關于標簽的規(guī)定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兒配方食品》(GB 10765-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GB 10767-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GB 10769-2010)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GB 10770-2010)均規(guī)定,不應使用氫化油脂。GB 10765-2010還對反式脂肪酸的最高限量做了規(guī)定,不得超過總脂肪酸的3%。

9、 國際上怎么管理反式脂肪酸的?

各國均根據(jù)本國國情制定了反式脂肪酸的相應管理措施。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手段:

一是通過標簽標示管理,如強制或自愿標示,即在食品標簽上標示反式脂肪酸含量,并對其聲稱進行要求。如美國規(guī)定是每份食物中反式脂肪酸不超過0.5克可以標示為零,歐盟則采取自愿標示。

二是膳食建議,建議本國居民反式脂肪酸攝入量要盡可能的低,或不超過某一水平,如荷蘭。

三是還有個別國家作出了含量限制,如丹麥規(guī)定所有市售油脂中反式脂肪酸不得高于2g/100g油脂。一些國家對反式脂肪酸至今尚無管理措施,如日本。

10、反式脂肪酸的評估項目什么時候開始做的,為什么要評估?

2010年多家主流媒體報道了反式脂肪酸存在很大健康風險,稱“反式脂肪酸是餐桌上的定時炸彈”,引起業(yè)內(nèi)和公眾的極大震動以及政府的關注。為了科學、準確的回應公眾疑問和澄清事實,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將“我國居民反式脂肪酸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定為2011年優(yōu)先評估項目,并于同年2月正式啟動相關工作。

11、我國的評估結(jié)果和國外的相比如何?

我國北京、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居民的反式脂肪酸攝入的供能比僅為0.34%,明顯低于其他國家或地區(qū),如美國反式脂肪酸供能比是我國大城市的8.3倍(1997-2006),日本為2.7倍(2010),伊朗為12.4倍(2007),英國為3.5倍(2003),歐洲為2.6倍(2000),丹麥為2.1倍(2006),澳大利亞為1.8倍(2006),新西蘭為2.1倍(2006),加拿大為4.1倍(2008)。

12、本次評估對食品產(chǎn)業(yè)界有何意義?

此次評估的結(jié)果,對于食品工業(yè)界而言既是好消息也是挑戰(zhàn)。一方面它還原了反式脂肪酸的真實面目,用數(shù)據(jù)表明了我國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并不像公眾想象的那樣高得可怕,也并沒有對消費者健康構(gòu)成實質(zhì)性風險,這對于食品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是個促進;另一方面,雖然大部分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不高,但確實存在部分產(chǎn)品反式脂肪酸含量超過5%,這就需要業(yè)界繼續(xù)探索更科學的加工工藝,進一步降低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水平,尤其是烹調(diào)用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酸水平。

13、除了反式脂肪酸,我們還應該注意什么?

公眾在關注反式脂肪酸的同時,不能忽略飽和脂肪和過高能量攝入對健康的不利影響。

能量和飽和脂肪攝入量過高是導致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重要原因,可以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高膽固醇血癥的風險,這已經(jīng)成為我國慢性病高發(fā)的重要原因之一。食物多樣化、平衡膳食、適量運動才是保證健康的基礎。具體可以參考中國營養(yǎng)學會發(fā)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1)》。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

      使用合作网站帐号登录
      QQ登录微博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