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百度mip專家冠名文章 > 健康筆記 > 正文

幾歲前盡量不打點滴?科學育兒,守護孩子健康

2024-03-08 17:19:02      

在育兒過程中,許多家長面對孩子生病時,往往會對是否選擇打點滴產(chǎn)生困惑。對于4周歲及以下的兒童,應該盡量避免打點滴。這是因為點滴(即靜脈輸液)雖然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在不必要的情況下使用,可能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潛在的影響。我為大家進行詳細解讀。

一、為什么兒童要盡量不打點滴?

1、增加感染風險:靜脈輸液需要刺破皮膚,將藥物直接輸送到血液中。這種操作可能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尤其是對于免疫系統(tǒng)尚未完全發(fā)育的兒童來說,感染的風險更高。

2、藥物副作用:點滴中使用的藥物可能會產(chǎn)生副作用,如過敏反應、肝腎損傷等。尤其是對于長期依賴點滴治療的兒童,藥物副作用的風險更大。

3、破壞免疫系統(tǒng):過度依賴點滴治療可能會破壞兒童的免疫系統(tǒng),使其在面對病毒和細菌時變得更加脆弱。

二、什么情況下兒童需要打點滴?

1、脫水嚴重:當孩子因腹瀉、嘔吐等原因導致脫水嚴重時,需要通過點滴迅速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以維持生命體征的穩(wěn)定。

2、病情嚴重:在某些嚴重疾病的情況下,如敗血癥、重癥肺炎等,需要通過點滴給予抗生素、抗病毒藥物等進行治療,以控制病情發(fā)展。

3、無法口服藥物:當孩子因嘔吐、吞咽困難等原因無法口服藥物時,可以考慮使用點滴進行治療。

三、如何減少兒童打點滴的次數(shù)?

1、提高免疫力:通過合理飲食、充足睡眠、適度運動等方式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減少生病的機會,從而減少打點滴的次數(shù)。

2、合理用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藥物,避免濫用抗生素、激素等藥物,減少因藥物副作用而需要打點滴的情況。

3、早期干預:當孩子出現(xiàn)輕微癥狀時,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干預,如物理降溫、多喝水等,避免病情惡化到需要打點滴的程度。

4、學習急救知識:家長可以學習一些簡單的急救知識,如如何處理孩子的輕度發(fā)熱、腹瀉等癥狀,以便在孩子生病時能夠及時進行處理,減少打點滴的需求。

5、定期體檢:定期帶孩子進行體檢,及時發(fā)現(xiàn)并治療潛在的健康問題,減少因病情惡化而需要打點滴的情況。

總之,科學育兒強調盡量不打點滴,但這并不意味著完全排斥點滴治療。在必要的情況下,如脫水嚴重、病情嚴重或無法口服藥物時,點滴治療仍然是必要的。然而,我們可以通過提高免疫力、合理用藥、早期干預、學習急救知識和定期體檢等方式來減少兒童打點滴的次數(shù),守護孩子的健康。

本文指導醫(yī)生:
王海燕
擅長疾?。?/dt>
高血壓、腦血管病、肺結節(jié)、消化性潰瘍、膽汁反流性胃炎、睡眠障礙、萎縮性胃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 [詳細]

(責任編輯:家醫(yī)羊羊 )

科大夫掛號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