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栓塞是指在循環(huán)血液中出現的不溶于血液的異常物質,隨血流運行阻塞血管腔的現象。血栓則是在活體的心臟和血管內,血液發(fā)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的固體質塊。栓塞和血栓在形成機制、來源、成分、危害及治療等方面存在不同。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yī)并遵循醫(y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1.形成機制:栓塞多由外來異物進入血流導致,如血栓栓子、脂肪栓子等。血栓則是由于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流狀態(tài)改變或血管內皮損傷。 2.來源:栓塞的栓子來源多樣,如來自下肢深靜脈的血栓、空氣、腫瘤細胞團等。血栓主要在心血管系統(tǒng)內形成。 3.成分:栓塞的成分取決于栓子類型,如脂肪栓塞主要是脂肪滴。血栓成分包括血小板、纖維蛋白等。 4.危害:栓塞可導致栓塞部位的組織缺血、缺氧甚至壞死。血栓可能脫落形成栓塞,也會引起局部血管阻塞。 5.治療:栓塞的治療取決于栓子類型,如抗凝、溶栓等。血栓治療包括藥物溶栓、抗血小板聚集等。 總之,栓塞和血栓雖然有所不同,但都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進行準確診斷和有效治療。
2024-12-04 18: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