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假期你都在干些啥?
寒假后一些娛樂場所生意多以學生為主。每天晚上有一半顧客為學生模樣,學生三五成群。
“考試結束后電腦就可以玩?zhèn)痛快了!”小海興奮地盤算著即將到來的寒假。
一位三年級學生家長有趣地稱,現在社會上稱睡懶覺的人為“賴床一族”。
曾經常見于50歲以上老人的頸椎病,開始“瞄”向低齡學生,年齡最小的骨科患者才只有七歲。
毀了睡眠 毀了孩子
玩出來的“寒假病”
今年上高一的王同學一放暑假就開始在電腦前“作戰(zhàn)”,玩起鐘愛已久的電腦游戲。每天除了吃飯、上廁所就是趴在電腦前。前幾天,游戲癮越來越重的他約上好幾位玩家通宵玩游戲。昨天,幾天不眠不休的王同學忽然感覺眼睛干澀、酸痛,根本睜不開眼,而且頭昏腦漲。到醫(yī)院一檢查,才知道得了“屏幕癥”。
放暑假,整天一個人在家的甜甜非常無聊。做完暑假作業(yè)無所事事,只能與同學們發(fā)短信聊天,每天少則發(fā)幾十條,多則上百條。昨天,她因掌指關節(jié)疼痛被母親帶到醫(yī)院治療。醫(yī)生診斷是腱鞘炎,又被稱為“手機手”。記者了解到,由于暑期大多數家長照常上班,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與孩子朝夕相處的伙伴多半是手機、電視。
初二年級的小張告訴記者,去年寒假期間,她早餐面包牛奶充饑,中午為圖省事,隨便吃點對付一下;除了一日三餐外,還有巧克力、膨化食品、油炸雞翅,有時還約上同學,吃大排檔、燒烤……特別是春節(jié),她天天和親朋好友們聚餐,今天這家親戚請,明天那家親戚請,最后是自己家里請人吃,天天大吃大喝。
記者在哈醫(yī)大一院、省醫(yī)院等多家醫(yī)院了解到,近日接治的頭暈、頭痛患者比一個月前增加了20%—40%,他們中以學生居多。 據哈醫(yī)大一院內科醫(yī)生介紹,不少家長認為多睡有利于孩子生長發(fā)育,他們也支持孩子一有機會就懶在床上不起來,一些孩子睡眠時間大大超過需要。懶床也需要用腦,而消耗大量的氧會導致腦組織出現暫時性的“營養(yǎng)不良”。
誰來為孩子健康埋單?
冬季晚上10點入睡,早上7點起床比較合適。如果工作單位離住處遠,需要早起,可以提前一個小時入睡和起床,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假期里學生們“睡”得并不好,有的學生為“搶跑”睡眠仍不足,有的學生天天補覺睡過了頭。專家指出,學生睡覺過多過少都不利健康。
睡要有“度”寒假里有了充裕的時間去玩,每天玩得很晚,睡得很晚,起得很晚,這樣越睡越感到疲倦,做什么事都沒有精神,結果事與愿違,得不償失。
寒假里,個別學生甚至睡懶覺、暴飲暴食、沉迷網游。學生如何過一個有規(guī)律、健康又安全的寒假?日前,記者專程采訪了國家二級咨詢師賴長林。